丹尼斯·格林认为综合格斗开始占据中国顶级体育的一席之地
产业圈哥 / 2023-06-18 24h快讯

在 2023 年终极格斗冠军赛 “UFC 精英之路” 四分之一决赛落下帷幕时, 粉丝和媒体纷纷从 UFC 上海精英训练中心中涌出, 他们刚刚目睹了新一代亚洲综合格斗超级新星的精彩对决。


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是来自 UFC 学院的八名中国运动员,他们成功进入了锦标赛的半决赛,最终的获胜者将签约 UFC。去年,第一届“ UFC 精英之路”成功举办,这推动了今年第二季的比赛得以顺利展开。这无一不象征着 UFC 以及中国综合格斗正在经历属于它们的、蓬勃发展的时期。


图片图片来源:UFC终极格斗冠军赛官方


尽管综合格斗运动在亚洲有着深厚的根基,但是这项运动的发展却面临着许多挑战, 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这项运动需要较为激烈的身体对抗,使其在较短的发展历史里遭遇低谷期,常被误解为“血腥运动”。


现在,这项运动在中国体育市场的认可度和品牌价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得益于女子 UFC 草量级冠军张伟丽的崛起和政府对这项运动的认可,如今,中国的综合格斗组织和运动员能够在主流媒体上获取大量的关注。此外,综合格斗赛事强大的社交和广播数据也表明这项运动的未来将激发无限的潜能。


值得一提的是,UFC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展尤其迅速,在抖音上已经累积了高达 1069 万 的粉丝。在所有的国际体育组织中,只有 NBA 的粉丝数量超过 UFC(英超拥有 400 万 粉丝,ONE 冠军赛有 430 万 粉丝,而 NFL 只有 148万 粉丝)。而且,中国的综合格斗运动员在微博上的粉丝数量也非常惊人——张伟丽有 190 万粉丝;李景亮坐拥 150 万粉丝;近期宋亚东的粉丝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达到了 51 万。


放眼全球

UFC 并不是唯一立志在扎根中国市场的国际综合格斗品牌。首个抓住中国综合格斗市场开放机遇的亚洲综合格斗推广者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ONE 冠军赛(以下简称 “ONE” ),2014 年 ONE 在北京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举办了一场格斗赛事。


2019 年,ONE 冠军赛在广州、长沙、安徽、澳门、北京和上海等地举办了 12 场赛事,特别邀请了多名中国选手参赛,包括在各自体重级别中夺得冠军头衔的唐凯和熊竞楠。


通过新加坡的 ONE 冠军赛,中国又培养出了两位世界冠军。熊竞楠是 ONE 冠军赛女子 56 公斤级别的冠军并已七次卫冕,而唐凯凭借 ONE 冠军赛 70公斤 级金腰带, 成为中国首位男子综合格斗世界冠军。


图片图片来源:凤凰网


而 UFC 是第一个在中国市场取得显著且持续成功的国际性的综合格斗组织。他们于 2013 年在澳门举办了首场大中华区域赛事,然后在 2015 年又举办了两场赛事。2017 年,UFC 在上海奔驰文化中心举办中国赛,以一票难求的盛况“强势”登陆中国大陆。


2017年在上海举办的UFC格斗之夜是大陆首次现场赛事,现场观众高达15000人。


当张伟丽在座无虚席的竞技场中赢得UFC女子草量级冠军时, 她不仅将自己推向了顶峰,同时也将综合格斗运动和 UFC 推向了中国体育行业的大舞台。此前从未有过综合格斗运动员在类似央视 和新华社这样的主流媒体上占据头条报道。这使张伟丽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图片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白手起家

武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散打和中国功夫在推动综合格斗运动的普及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传统上,散打运动员在他们的训练和居住条件方面都会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然而,当他们中的一些运动员对 MMA 产生兴趣并开始练习时,他们没有得到任何支持。为了试图吸引赞助,一位名叫张铁泉的散打运动员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首个专业综合格斗队——拳天下队。


在有了专业训练队伍和在国内不断涌现的格斗赛事提供的比赛机会后,张铁泉最终通过参与美国的 WEC 赛事走上了世界舞台。当 UFC 在 2011 年 9 月吸纳了这项赛事后,张铁泉也成为了 UFC 签下的第一位中国运动员。


2010 年年初,投资者的资金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 综合格斗比赛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土格斗赛事如"武林风"和"昆仑决"也都开始从举办搏击比赛转向综合格斗。同时,像 RUFF 和武林传奇这样的赛事也开始培养并发掘出众多的才华横溢的选手, 并为中国运动员提供了与外国选手较量的机会。


图片图片来源:人民网


然而,与那个时期的许多体育投资者一样,寻求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付费观看模式并不被普遍接受的亚洲。当经济泡沫破裂时,大部分的赛事也就消失了,只有那些有独立经济来源或对这项运动有真正热情的人才能够坚持下来。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昆仑决在推动综合格斗运动和中国格斗运动的整体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6 年的报告中显示,中国当时只有 30 个专业的综合格斗训练场地。随着政府开始注意到综合格斗与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度关联, 推出了“中国武术五年发展计划(2016 - 2020 ) ”,这一举措将综合格斗运动推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这标志着这项斗运动在中国开启了新的发展旅程。


到了 2017 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综合格斗运动纳入官方体育项目,有力地推动了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成为政府认可、支持的体育项目。这为国际赛事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立足点,这意味着将被允许在中国举办赛事,与本地建立有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始发掘可能在这项运动中成为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


2020 年,随着一项高级别的体育合作伙伴关系的宣布,中国综合格斗运动又收获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UFC 成为中国奥委会( COC )的官方高水平运动表现指导,而上海 UFC 精英训练中心也成为了官方高水平运动表现训练中心。这标志着官方对 UFC 品牌全球地位和重要性的认可。


图片

图片来源 :搜狐新闻


开启新时代

如开篇所说,八位中国选手将参加 UFC 精英之路半决赛,这让我们对中国综合格斗运动的未来充满乐观和期待。然而,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冠军。


张伟丽和熊竞楠是中国综合格斗运动的标杆,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三十多岁的运动员无法一直在顶级对决中保持竞争优势。中国迫切地需要更多有能力在国际级别比赛中取得成功的人才。近年来,这项运动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而过往的经验也证明了中国的综合格斗运动需要持续地支持、推动和倡议,以维持和推动现有的良好势头。


幸运的是, 从商业投资、政府支持,到观众基础和赛事转播等基石, 中国的综合格斗运动已经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有机会成为全球舞台上令人瞩目的”中国力量“。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微信eco1202
  • 体育招聘合作微信ecoschh
  • 寻求报道微信tiyuchanyeco
合作/报道/咨询

微信 eco1202

info@ecosppr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