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女神」火了,但赛场上的审美多元化还在原地踏步
产业圈哥 / 2023-09-05 女孩不下场

图片


审美的多元化行动正在进行中,虽然看似欣欣向荣但背后的阴霾久久不散。我们到底需要的是怎样的多元化?


可能是一个自由的空间——给予每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人不被讨论、被尊重理解的空间。



文 | 何雨鑫


8月,来自四川自贡的川妹子吴艳妮和来自湖南邵阳的湘妹子夏思凝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二者同为女子百米跨栏选手,在202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赛事的赛场上大放异彩,比赛结束后,她们比赛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收获了大批粉丝。


图片

吴艳妮

图源:微博 @吴艳妮Jennie

图片

夏思凝

图源:微博 @夏思凝Hurdle


比赛结束后,「吴艳妮百米跨栏又美又飒」的词条话题一度登上热搜。一夜之间,「这个妹儿太漂亮了!」「预备的那个动作太可爱了!」「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还要靠实力!」等溢美之词冲进了关于吴艳妮的词条,她本人的人气也一度飙升,其社交平台的粉丝量一路攀升,从大运会之前的不到90万粉丝激增到今日的209.3w,且仍有增加的趋势。


图片

吴艳妮抖音平台粉丝量截图,截止到8月31日


除了夺冠的实力,吴艳妮的涨粉显然与她靓丽的外貌密不可分,这点从她话题的评论区中也可窥得一二。


有观点认为,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外貌」是「热度放大器」之一。在运动领域中,身体本身就是被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当运动员有一定的竞技实力并且还符合大众的主流审美时,其身上的关注和热度都会大大增加。显然,吴艳妮非常符合这一点。


图片

吴艳妮的赛前「标志动作」


作为新晋的「田径女神」,「又美又飒」是吴艳妮身上最亮眼的标签。从一支赛场视频引发关注,社交平台上尽是赞许。这也反映了目前的审美趋势,鲜活、富有生命力、热爱运动的「高能量女孩」正被大众欣赏夸赞。对于这样的现象,网友们也纷纷调侃,如今这个时代:


「林黛玉不香了,要的是花木兰。」


随着吴艳妮、夏思凝以及无数女孩以她们具有力量感的女性之美再度掌控审美主流,「白幼瘦」对于审美的极端统治力正在慢慢被打破,阳光、黑皮、健美,这些高能量运动女孩儿们让社会看到了另一种美丽,打造了另一套审美标准。


在她们的影响下,女孩儿们变得没有那么担心38cm的小腿是不是太粗,不会避讳每天的阳光和晒黑了的皮肤,开始欣赏健康有力量感的身材。根据CHINAFIT北京健身大会发布的《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女性健身消费者占比已经达到62%,越来越多女孩开始走进健身房、走进户外、走向运动。


图片

图源:《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审美多元化的齿轮好像终于转动起来了,那些固有的标签开始被打破,关于美的定义和标准正在更改,一切确实在欣欣向荣稳步向好。


但我们很难忘记,两年前在巩立姣创造了历史,拿下了东京奥运会铅球项目冠军的赛后环节,她当时所面临的「夺命连环问」:


「巩立姣给我一个女汉子的印象。」

「那接下来对女孩子的人生有什么规划?」

「因为你之前是女汉子,为了铅球,接下来可以做自己。」


图片

巩立姣受访截图


在鼓吹了好多年的「审美多元化」之后,「女汉子」这样充满歧视意义的标签仍然被贴在了一位杰出的女性运动员身上。当赛场灯光褪去,她的体育成就被飞速忘却,甚至还要被督促做回一个柔弱的「标准女性」。这个社会的有色眼镜真的在慢慢摘掉吗?所谓「美」「丑」「自由」「多元」的讨论真的前进了吗?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哪怕是现在火爆全网,仍在神坛之上的吴艳妮,也逃不开被质疑、被评价、被凝视。她在赛场上的高调发言、在赛前的招牌动作以及富有个性的纹身,甚至是曾经发表过的跳舞视频都被网友一一挑拣出来,变成「张扬」「夸张」「装」的标签,向她狠狠扔去。


尽管在事后吴艳妮本人一一做出了回应和解释,但是无聊的恶意和评价仍没有消失。人们对于美的标准、美的定义似乎容不下一点不同,容不下一点「瑕疵」。


图片


吴艳妮视频下的评论区


坦白的讲,哪怕是现在被追捧的那些高能量运动女孩儿们,也仍然被困在审美单一的死局之中,哪怕她有了漂亮的肌肉线条、有了健康的小麦色皮肤,但也不过只是黑皮健美版的「林黛玉」罢了。这无非是一种典型的换汤不换药。


即便审美多元,但审美产生的过程仍是一种诡异的生产标准,当下流行的以吴艳妮为代表的运动女孩们,成为了生产标准的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产物。但是,只要出现了一个超过了大众默认生产底线、超过了现在看似放宽了审美判准的女孩,那她还是要被无情的打上「不合格」的标签,被挑拣出来、被评价、被嫌弃。


我们已经探讨了很久的审美多元化,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当下社会审美文化的单一性正在被打破,不论皮肤颜色、头发长短、身材细瘦或是健美、性格温柔或是外放,都可以成为一种审美的标准。


但这远远不够。


「白幼瘦」审美的对岸不应该只有黑皮、健美、力量感,审美多元化也不意味着扩充现有的审美标准。


我们讨论、研究甚至渴望审美多元化,呼喊着打破单一的审美标准,但却一直在缓慢蠕动甚至是原地踏步。「审美多元」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将橱窗里的「林黛玉」拿走,换上一个「花木兰」就足够了,更应该是打破橱窗,给予每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人自由存在、被尊重、被理解的空间。


*封面图片来源:东方IC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微信eco1202
  • 体育招聘合作微信ecoschh
  • 寻求报道微信tiyuchanyeco
合作/报道/咨询

微信 eco1202

info@ecospprts.cn